南海网:中国热科院揭示香蕉亚基因组进化及功能分化规律
作者:未名 来源: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日期: 2019-08-12 点击:

  

  南海网、南海网客户端海口7月16日消息(南海网首席记者 康景林)7月16日,南海网记者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获悉,该院生物所联合华大基因、法国农业研究国际合作中心、国际生物多样性中心、美国罗格斯大学、中国热科院海口实验站等11家单位,绘制了双单倍体香蕉野生种的精细基因组图谱,揭示了香蕉A、B基因组的分化,二倍化进程中A、B基因组的特点等重要科学问题,为香蕉遗传改良奠定了重要基础。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国际著名杂志《Nature》子刊上。


  

香蕉A、B基因组特征比较

  


  香蕉是芭蕉科芭蕉属重要的草本单子叶植物,因其果实营养丰富和良好口感倍受大众喜爱,是全球鲜果交易量最大的水果。芭蕉属真蕉组A-基因组和B-基因组的种内或种间杂交,形成了现代丰富多样的可食香蕉类型。

  

  然而,在长期的历史进化过程中,香蕉A、B基因组的进化差异、染色体倍性变化规律、果实成熟与调控机制等重大科学问题尚不明确。为解析上述科学问题,中国热科院启动了香蕉B基因组测序与功能基因挖掘项目,经过多年的努力,取得了重大突破。

  

  研究团队利用相关技术绘制了双单倍体香蕉野生种基因组精细图谱。通过分析,发现A、B基因组的一系列最新科研成果,成功获得了香蕉B基因组的高质量基因组,为“多倍体进化及亚基因组功能”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见解。

  

  该研究得到了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、国家香蕉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等项目的支持。

  

  研究论文题为《Musa balbisiana genome reveals subgenome evolution and functional divergence》。中国热科院生物所金志强研究员、胡伟副研究员,以及法国农业研究国际合作中心Angélique D’Hont 教授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;中国热科院生物所王卓副研究员、苗红霞副研究员、刘菊华研究员、徐碧玉研究员,以及华大基因姚晓明、许春艳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。此外还有32名科研人员参与了该研究。


  http://a.hinews.cn/page-032135216.html?from=singlemessage&isappinstalled=0

  


Baidu
map